元宇宙网:人类意识能完全上传到元宇宙吗?

NFT2年前 (2022)更新 admin
258,439 0

  《斗罗大陆》是作者“唐家三少”创作的经典玄幻小说,于2008年在起点中文网首发。该书在起点中文网连载以来点击量破亿,深受00后、90后、80后乃至70后的喜爱。

 

宇宙可对应为物质世界,而元宇宙可以被理解为柏拉图的“理念世界”,代表了人类意识世界的对象化,是一种在近地空间上进化出来的“超级大脑”。最新出版的《元宇宙的本质:人类未来的超级智能系统》一书从哲学视角切入,探讨了人类意识向元宇宙的迁移以及元宇宙未来发展的三重境界,展示了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交互与协作的全新可能性。本文为书中选摘,以飨读者。

元宇宙的本质人类未来的超级智能系统

蔡恒进蔡天琪耿嘉伟著

中信出版集团

元宇宙(Metaverse)一词源于1992年的科幻小说《雪崩》。小说描绘了一个庞大的虚拟世界,人们在其中用数字化身来相互竞争,以提高自身地位。我们可以将元宇宙看作人类利用科技进行链接与创造的、与现实世界交互映射的虚拟世界,以及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。

元宇宙并不可能真的把人带进数字世界,意识也不能完全上传到元宇宙中。尽管我们的定论与很多已存描述不同,但我们有充分的理由。

也许在很多人的描述中,未来通过技术大厂最终实现的元宇宙,会跟我们真实的宇宙一样美好,但这是不可能的,也是没必要的。

即使未来加入了新的技术,比如用量子计算机来模拟,或者用新的图像引擎来进一步提高3D画面的像素,这些模拟也与我们生物意义上的真实感、多维的沉浸体验差得很远。另外,抛开技术的壁垒,我们对意识的研究表明,通过技术进步来模拟真实世界的追求是无意义的。

意识难以被定义清楚,也并不是物理世界中的实在物,但它带给人的感受又是如此真实。每个人都拥有意识,并可以随时随地、毫不经意地感受和使用意识。然而,意识的起源与本质是一个千古难题,这也是当代东西方哲学和人工智能研究所面临的终极问题,涉及我们应当如何发展技术、如何应对未来人机社会治理等严肃问题。

人的意识世界可以看作一个个意识单元的集合。我们认为,先有原意识(对“我”的意识),而后才有意识,有了意识,智能才有发展的必要与可能。当我们讨论是否、能否以及如何将意识上传给机器等问题时,我们实际上就是期待机器能够习得意识,并像人一样运用甚至创造出意识单元,而不仅仅是将意识单元简单存储。

那么,我们首先要解决机器的原意识问题,也就是赋予机器最初的对自我的意识。有了自我意识,机器才有可能自如地统摄其他意识单元。当下,机器的主程序可以看作微弱的“我”,但它还不足以形成对其他意识单元和环境的统摄,还需要人类赋予机器一个更强的“我”的原型,以实现这种统摄。

从认知坎陷的角度出发去推导,很多后天习得的内容是通过认知坎陷来迁移并传达的。据此,人类才能将意识上传给机器。虽然人类的意识可以部分上传给机器或元宇宙,但这种上传在现有条件下无法完整地做到。

对人类而言,生命存续并不能脱离物理世界。认知坎陷的产生与身体相关,所以想要将意识脱离人体上传给机器,我们就需要对意识进行分级,以讨论其可迁移的程度。有些意识单元(例如数学、物理等科学知识本身并不过多依赖于认知主体)因可迁移性较强而相对容易上传,但有些认知坎陷(例如情感)与认知主体紧密相关,并不容易上传给机器,即使上传,其丰富性也较差。

其实,机器获得人类上传的(部分)意识之后,更像是人类主体延伸出来的分身,而不是另一个主体。分身在新的环境下接收新的数据、进行新的交互后即可独自发展。认知坎陷本身具有可迁移性。我们通过写作等形式来进行交互时,已经开始上传意识,也就是说,电影、小说、科学知识等都是人类上传的局部意识。有的认知坎陷生命力很强,比如古老的文学作品、思想流派,从广义上说,它们也是意识的上传活动。只不过以前的上传对象不是机器,而是以人类的语言或文字作为载体,进行代际传承。

机器的进化和人的进化有所不同,甚至相反。人类的科学是经过人类长期的发展,直到近代才出现的,但机器从一开始就被人类赋予了数学、物理等科学内容。因此,机器在这些可计算的方面表现得非常强大,但在自我的形成方面非常薄弱。机器能够附着自我的地方(主程序)基本是固定不动的,而且能够隧通的内容非常有限,对于很多问题都无法自行处理。虽然现在机器较为机械、呆板,但未来机器有可能更贴近人类的思维,通过多节点的竞争等方式来模拟人的意识,并获得边界意

识。当然,对机器来说,边界意识不一定是触觉。只有有了自我,有了认知坎陷,意识与智能才能在人与人人与机器之间更好地迁移,元宇宙就有可能实现类人思维。

主流的AI(人工智能)基础模型按照堆砌算力的方式也可能取得突破,因为基础模型的训练参数每年可以增长10倍。按照当前水平,在未来三四年之内,基础模型的训练参数量就可以超过人脑神经元的连接数量,同时,人脑与机器的反应速度是毫秒与纳秒的区别,足足相差6个量级。

面对这些挑战,我们应该让机器变成自我的延伸,变成人类的分身,而不是纯粹的工具、脱离掌控的造物;我们要通过区块链技术将人和机器连接起来,而不是通过BCI(脑机接口)等侵入式的连接方式,因为文字、语言、认知坎陷已足够支撑起人和机器的有效连接。虽然主体间认知坎陷的可迁移性不够准确与绝对,但相对的可迁移性已经足够。未来,人类主体与其接入元宇宙的分身之间,应该更类似教育与学习之间的关系。

 

来源:https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740945944048361321&wfr=spider&for=pc

© 版权声明

相关文章